70-80(2/55)
“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?我怎么没听说过?我只知道上学肯定是要交学费的,怎么城里读书不用?”薛子勇摊摊手,“我也不清楚,不过子兰说了,这是政策。”
“嘿,这是什么道理,怎么在乡下没听说过这个政策?”黄玉美觉得这不公平。
城里人比乡下人有钱,怎么城里人读书不交学费,乡下人读书还要交学费,这不是反过来了么。
应该有钱人多交点学费才是!
薛子勇也不太明白,他凭着自己的理解,耐心地解释:“政策还没全国实行,得先在城里试验一下,等成熟了才会推广到全国,应该是这样。”
“哦。”黄玉美不说话了。
她不懂什么政策不政策,她只知道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乡下人削尖脑袋也要往城里跑。
好政策都从城里先实行,大家当然都想来城里。
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想来城里闯一闯、拼一拼,只有实在没本事走不出来的人,才会一辈子待在乡里。
好在她现在是出来了,终于有机会享受城里的待遇。
“不交学费那最好不过,家里又省了一笔开支。”黄玉美暗自高兴。
她原本以为在城里生活下去会很艰难,没想到一切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嘛。
一家人生活成本并不高,简朴点过日子,完全不成问题。
不过这一切也多亏了薛子兰在背后安排。
黄玉美打算改天找个时间买点水果单独去看望一下。
“你瞧,人家子兰多懂事,又给你安排工作,又给你打听敏敏上学的事,同样是住在城里,怎么子梅就一点表示也没有呢?”
这人呐,总是要对比中才显出好来。
黄玉美算是看透了,薛子梅就是个冷心冷肺的,平时一点也不顾念娘家。
她斥巨资,花20块钱在水果店买了一盒西梅和一盒樱桃,特意拎着去看望薛子兰。
至于薛子梅,她懒得再花钱去看望。
谁知去了薛子兰家里,才发现偏巧薛子梅也在,两人聊得很是欢乐。
见了她来,薛子兰起身相迎,“大嫂,你怎么过来了?”
“这不是搬到城里了嘛,离得近了,我过来看看你。”黄玉美将手中的水果放到桌上,“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呢,听起来很欢乐。”
“没聊什么,”薛子兰请她入座,笑着道:“在聊以前从王婶子那里听来的土方法。”
“什么土方法?”黄玉美也来了兴致。
“王婶子以前说,多吃土豆、白薯能怀男孩,多吃鸡蛋、花生会怀女孩,我无聊提起这个话题,子梅姐说我瞎掰,大嫂,你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?”
黄玉美愣了愣,“似乎有这么个说法吧,我也不清楚,不过生壮壮那段日子,我吃土豆还真是挺多的。”
薛子兰一听,笑起来,“这么说,我得多吃吃鸡蛋和花生了。”
薛子梅插话:“那我回去要多买点土豆吃吃。”
这话里带着毫不遮掩的明显的偏向,黄玉美听了,不禁挑眉看了薛子梅一眼,“子梅啊,你想生男孩?”
“这话说的,谁不想?”薛子梅向来不藏着掖着,“我想生男孩就直说了,可不像有些人,嘴里念着想生女孩,实际上比谁都重男轻女。”
这话原本没什么指向性,薛子梅也是随口一说。
薛子兰没多想,哪怕她刚说过想要女孩的意思,她也没觉得薛子梅在讽刺她,毕竟她已经生了一个男孩,要第二胎就想子女双全。